网上有关“杂技之乡的河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杂技之乡的河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河南历史上,不仅产生过中国最早的杂技表演艺术家,而且举行过中国最大的“百戏”汇演。《列子》一书记载:“宋有兰子,以技于宋元君,召见,以双技长倍其身属其径并趋;并驰弄七剑,选而跃之”,这是见之于记载的河南省最早出现的杂技女演员。隋大业六年,又出现了我国最大的“百戏”汇演,不仅有18000人的乐队,3万余人的表演队伍,而且还有绵亘八里、周围2500丈的巨大戏场。据《隋书》记述,这次在洛阳端门外举行的“总追四方散乐”的演出活动,“从昏达旦”,“终月而罢”,其营费钜亿万”,民众“三百里皆来观”,达到了历史上“百戏”活动的顶峰。北宋以后,杂技大量流入中原民间,其普及程度是其它省、区所难以比拟的。例如,太康县马厂乡的“王老家杂技村”,仅百户村民即有8个杂技团。宝丰县赵庄乡的“周营魔术村”,仅千户人家即有33个魔术团,从艺人员达百余名;新野县仅施庵、沙堰、范集三个乡,即有玩猴专业户1200余人;淮阳县太昊陵古庙会上,从农历二月到三月三,上会演出的杂技团常多达二三十个,“人祖爷”的“节”竟成了自发的“杂技节”。
曾任武汉市文化局局长、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三至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演出的代表节目《柔术》、《顶碗》等。1951年入武汉杂技团。《顶碗》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杂技比赛金质奖章。197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曾创作并首演了《顶碗》节目的多项高难技巧,先后摄入影片《杂技艺术表演》和《春燕展翅》。表演《顶碗》节目,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金质奖章。先后30余次到40多个国家演出,被一些国家授予“顶碗皇后”、“艺术勋章、奖章、荣誉市民”等。系国际杂技评委、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
夏菊花是新中国第一代杂技表演艺术家,素有“顶碗皇后”、“杂技女皇”之誉。李先念主席曾对夏菊花说:“你这个杂技女皇,名字叫得这么怪,夏天哪里有菊花呢?”
其实,夏菊花出生在秋风送爽的9月。她本姓徐,1937年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县双峰柳林街的一个分期农民家庭里。5岁时,父母为生活所迫,将她送给了马戏班的夏老板,做“压子”之女,从此改为姓夏。
刚刚5岁,小菊花就被进行老板的皮鞭赶上了舞台,开始了艰辛的卖艺生涯,忍受着非人的折磨。表演《空中飞人》,老板用一根粗绳子系住她的辫子,升吊在半空荡秋千。每演下来,都要昏死一阵。她想哭,不敢出声,想睡,又怕毒打。用手措头,头发掉下一把。一次演《爬高梯》,她从几丈高的梯顶上栽了下来,当场折断了锁骨,险些送掉了性命。
夏菊花苦苦地煎熬着,忍受着。终于,她迎来了解放。1950年初春,她一路高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由湖南衡阳来到了湖北武汉,进了汉口“民众乐园”。她第一次穿上了簇新的彩衣,登上了人民的舞台。
1952年,苏联国家马戏团访问中国。俄罗斯**表演的《叼花》深深地吸引了夏菊花。她决意要把这个绝技学到手。终于在一年之后,她登台表演了《柔术咬花》,从此一鸣惊人。不久,夏菊花奉命前往朝鲜战场,火线慰问志愿军。1956年,夏菊花又随中国艺术团出访西欧。就在马克思撰写《***宣言》英国伦敦,夏菊花郑重地向艺术团临时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关于“杂技之乡的河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拥夏栀]投稿,不代表冠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coedu.com/guanhua/466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冠华号的签约作者“南拥夏栀”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杂技之乡的河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杂技之乡的河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河南历史上,不仅产生...
文章不错《杂技之乡的河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