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招商坑了投资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复牌PE是谁

网上有关“中科招商坑了投资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复牌PE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科招商坑了投资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复牌PE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停牌三个月有余的中科招商4月11日复牌,收盘报12.84元/股,当日股价接近腰斩。其中,“受伤”最重的,就是昔日曾参与中科招商定增的投资者,相较于中科招商此前18元/股的定增价,各路投资者悉数被套。

而与参与其定增的“小伙伴们”相比,中科招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朗科科技31.50+0.601.94%

大连圣亚34.99+0.491.42%

三变科技19.12+0.000.00%

天晟新材13.49+0.000.00%

鼎泰新材27.70+0.000.00%

商却因在去年股市调整期间大肆举牌而赚得盆满钵满。2015 年中科招商营业总收入构成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8.4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5.99%,正是由于其所持上市公司股票上涨。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招商“扫货”所用资金,除挂牌募资所得资金外,几乎都来自三次定向增发。

同时,中科招商作为三板成指的成份股,暴跌行情直接导致三板成指下挫2.19%。民生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中科招商有可能仅仅是类金融企业复牌的第一弹,对整个新三板市场而言只是半只靴子落地,而与中科招商停牌原因类似的九鼎投资等新三板PE类金融机构何时复牌,或也将拖累新三板指数。

复牌大跌套牢多家机构

中科招商去年12月21日宣布因筹划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12月22日开市起停牌,最晚恢复转让日为 2016年4月20日。今年4月8日,中科招商再度公告,称筹划事项失败,股票于4月11日复牌。

中科招商公告称,公司原筹划参与一家上市公司的配套融资,后因资本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推进合作存在困难而终止;随后,公司与另一家上市公司就双方合作设立产业基金进行洽谈并签署保密协议,经过多次磋商,公司与该上市公司就基金方案的关键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受此影响,中科招商复牌当日股价下跌46.39%,接近腰斩。昔日曾参与其定增的投资者悉数被套。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2015年3月25日,中科招商在登陆新三板5天之后,发布了第一次定增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拟对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人定增2.8亿股,共计50.4亿元。

事实上,2015年中科招商进入新三板资本市场之后,共进行了4次定增,除一次定增被证监会中止,另外三次均已完成实施,募资总金额高达95.5亿元。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陷入兑付危机的“快鹿系”也联合上海东虹桥金融控股集团投资3亿元参与中科招商的第四轮定增,以18元/股的价格认购了1667万股,目前浮亏8601.72万元。

此外,中科招商在挂牌前进行了两次定增:2015年1月以10.83元/股向两名投资者募集4.95亿元;2月以18元/股的价格向10名LP进行债转股,总额达到18.47亿元,并没有募集到现金资产。

挂牌后也进行了两次定增:2015年3月26日,中科招商继续以18元/股的价格向35名投资者募资50.4亿元;4月10日,同样以18元/股的价格向15名投资投资者募资35.1亿元。如果按照这一价格计算和近两日的下跌,参与定增的机构和个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就连一向被奉为“一哥”的王亚伟也没能避开中科招商这只“黑天鹅”。王亚伟旗下的外贸信托-昀沣2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中科招商的第十大股东,持有2777万股,股权占比为1.54%,相较于18元/股的定增价,已经浮亏近30%,达1.43亿元。

募资抄底股市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中科招商定增“坑”了众多投资者,但是中科招商自己却在去年股市调整期间大赚。

中科招商2015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长 158.78%;利润总额为16.64亿元,同比增长 191.03%;净利润为11.85亿元(其中,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5亿元),同比增长 179.35%。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相比2014年营业总收入大增的原因正是中科招商举牌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上涨。根据年报的信息,2015 年度营业总收入构成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8.46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5.99%,该部分收入为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上涨所致。

数据显示,2015年中科招商的全资子公司中科汇通一共对16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投资,总耗资达24.02亿元。

根据中科招商自己的说法,举牌的行为是响应了国家救市的号召。但中科招商举牌伊始,很多市场人士认为这是一次短期的抄底行为,而中科招商用后面数次大手笔证明这是一次有计划的长期举牌行为,整个股灾期间中科招商接连举牌了16家上市公司之多。

朗科科技在2015年7月8日午间公告,中科招商旗下的中科汇通(深圳)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于7月6日、7月7日在二级市场以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了246.87万股公司股,持股比例升至10.0661%。中科汇通由第四大股东变为第二大股东。另外两家上市公司天晟新材和三变科技也在7月8日一同公告,7月7日,中科汇通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两家公司,持股比例均上升到5.01%。除了这三家公司之外,中科汇通7月7日和8日还举牌大连圣亚和鼎泰新材。

截至目前,中科汇通已经举牌16家上市公司,并成为海联讯和设计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同时中科招商多次发布了多笔对外投资的公告,一方面给现有子公司注资,另一方面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多家子公司。

根据中科招商自己的说法,举牌的行为是响应了国家救市的号召。但中科招商举牌伊始,很多市场人士认为这是一次短期的抄底行为,而中科招商用后面数次大手笔证明这是一次有计划的长期举牌行为,整个股灾期间中科招商接连举牌了16家上市公司之多。

对此,有北京地区投行人士戏称:“6月17日大盘触顶之后,迎来的迅猛调整就好像超市放出大折扣一样,而这时在今年进行了巨额融资的中科招商恰好准备好了钱要买东西。”

警惕新三板PE类金融股复牌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中科招商只是近期新三板停牌的PE类金融机构复牌的第一家,在中科招商之后,还有九鼎集团、信中利、达仁资管等。特别是九鼎集团,停牌原因与中科招商类似(重大资产重组等),2015年亦进行了百亿元的定增融资,停牌时间200多天甚至比中科招商还长。

中科招商作为三板成指的成份股,暴跌行情直接导致三板成指下挫2.19%。民生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但这有可能仅仅是类金融企业复牌的第一弹,对整个新三板市场而言只是半只靴子落地而已。

另外半只靴子可能取决于两个不确定性因素:第一,九鼎何时复牌;第二,九鼎、中科招商是否会纳入创新层,进而放大对指数的拖累效应。

新三板分层大戏即将在5月初拉开序幕,这被认为是能与2014年8月推出做市商制度相媲美的第二波大利好。然而与做市商制度红利带来的市场投资热情相比,这轮制度红利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春节以来,新三板做市指数始终在低位徘徊,流动性也不容乐观。

与上一波行情相比,本轮红利行情迟迟难以启动,与一些“靴子”尚未落地有很大关系。可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做市商账面收益率仍然高达27%左右,是潜在的“做空”力量;第二,今年年中新三板将迎来一波私募到期潮;第三,九鼎、中科招商等复牌对指数和市场整体可能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消化;第四,分层后的新政亦需要半年左右的“测试期”才能趋于明朗。

监管层对类金融企业监管趋严,政策预期偏负面。2015年12月25日,证监会明确要加强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监管,暂停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对前期融资的使用情况开展调研。今年1月19日,股转系统通过窗口指导通知各主办券商,“所有类金融机构全部暂停办理挂牌手续,无论项目处于何种状态”。

而从挂牌结构看,目前新三板总市值排名前10位的挂牌企业中,金融业有6家,占新三板总市值的15.36%;从融资结构看,2015年新三板的多元金融企业定增实际募集金额超过422亿元,占全部挂牌企业的比重高达32%。

股权投资基金的基金领域

与美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类似,我国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探索和发展也是从风险投资开始的,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尝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改革的决定》中提到了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问题,随后由国家科委和财政部等部门筹建了我国第一个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公司)。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量的海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始进入我国,从此在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中掀起了私募股权投资的热浪。

第一次投资浪潮出现在1992年改革开放后。这一阶段的投资对象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海外投资基金大多与中国各部委合作,如北方工业与嘉陵合作。但由于体制没有理顺,行政干预较为严重,投资机构很难找到好项目,而且当时很少有海外上市,又不能在国内全流通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后找不到出路,这导致投资基金第一次进入中国时以失败告终,这些基金大多在1997年之前撤出或解散。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出台,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作出了制度上的安排,极大鼓舞了发展私募股权投资的热情,掀起了第二次短暂的投资风潮。国内相继成立了一大批由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深圳市政府设立的)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和中科院牵头成立的上海联创、中科招商。2000年年初出台的《关于建立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是我国第一个有关风险投资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为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了相关的原则。同时,我国政府也积极筹备在深圳开设创业板,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推动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但当时由于还没有建立中小企业板,基金退出渠道仍不够畅通,一大批投资企业无法收回投资而倒闭。

前两次的私募股权投资热潮由于退出渠道的不顺畅而失败,但这种情况在2004年出现了转机。2004年,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有利于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制度创新——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这为私募股权投资在国内资本市场提供了IPO的退出方式。所以2004年以后出现了第三次投资浪潮,私募股权投资成功的案例开始出现。2004年6月,美国著名的新桥资本以12.53亿元人民币从深圳市政府手中收购深圳发展银行17.89%的控股股权,这也是国际并购基金在中国的第一起重大案例,同时也诞生了第一家有国际资本控股的中国商业银行。由此发端,很多相似的PE案例接踵而来,PE投资市场渐趋活跃,从发展规模和数量来看,本轮发展规模和数量都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

进入新世纪后,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日益吸引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回国创业发展。一个高科技项目,一个创业小团队,一笔不大的启动资金。这是绝大多数海归刚开始创业时的情形。不要说百度、搜狐这样的网络公司,就是UT斯达康这样的通讯公司,创业伊始,也不过是三两个人,七八杆枪。只是因为不断得到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种表现形式)的融资,这些公司才最终从一大批同类中脱颖而出。

海外学人创业投资事业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共40多家,总市值300多亿美元;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中,高管大多有海外留学背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正推动新技术及传统产业发展,创造了企业在中国发展、在海外融资的新模式。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已突破了互联网和高科技公司的范围。有来自多行业、多领域的公司登陆纳斯达克,对此,纳斯达克中国首席代表徐光勋指出,“这些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它们带来的中国概念也被国际市场所接受。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好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中,高级管理层大多拥有海外留学背景。”

以北京中关村(000931行情,股吧)科技园区为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来自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国企业中,海归企业为数不少。这些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海归企业,正在由推动国内新经济、新技术、互联网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扩展到推动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

以百度、新浪、搜狐、携程、如家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企业给国内带回了大批风险投资,这种全新的融资方式,极大地催化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同时,国内几乎所有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掌门人大都是清一色的海归,IDG资深合伙人熊晓鸽、鼎晖国际创投基金董事长吴尚志、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红杉基金中国合伙人沈南鹏、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丁健、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总经理张颖、北极光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邓锋、北斗星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吴立峰、启明创投创始人及董事总经理邝子平、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合伙人王兟等10多位掌管各类风险投资基金的海归人士。大部分风险投资都是通过海归或海归工作的外企带进国内的。这些投资促进了国内对创业的热情,促进了一大批海归企业和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创业投资行业的进步。

总体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发展迅速,新募集基金数、募集资金额和投资案例与金额等代表着投资发展的基本数据将会长时间保持增长状态,这是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数量多、发展快所带来的投资机遇。

产业投资基金领域:目前正在运作的首家中资私募产业基金是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已审批设立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广东核电新能源基金、上海金融基金、山西煤炭基金及四川绵阳高技术基金,为能源、创新型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其中每只基金融资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预计需要国务院的最后审批)。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修改产业基金管理办法,解决产业基金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创业投资基金领域:也传出“扶持发展”的重大利好。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对涉及到创业投资的法规文件进行修改,而且,商务部外资司已将这一题目纳入到工作议程。此外,具有商务部背景的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现今将正式下设一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定向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服务。

(一)公司型基金

这是一种法人型基金。基金设立方式是注册成立股份制或有限责任制创业投资公司,公司不设经营团队,而整体委托给管理公司专业运营。公司型基金有着与一般公司相类似的治理结构,基金很大一部分决策权掌握在投资人组成的董事会,投资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较大。

在中国现今的商业环境下,公司型基金更容易被投资人接受。其缺点是双重征税的问题无法规避,并且基金运营的重大事项决策效率不高。中科招商在国内最早开创了“公司型基金”模式,现今管理的公司型基金有5只。

总体而言,公司型基金是一种严谨稳健的基金形态,适合当下的国情和市场的诚信程度。

(二)契约型基金

契约型基金,是一种非法人形式的基金。国外私募股权基金中,承诺型基金最为常见。基金设立时,通常由基金投资人向管理人承诺出资金额,然后先期到账10%的资金,剩余资金根据项目进度逐步到位。承诺型基金的决策权一般在管理人层面,决策效率较高,并且基金本身可作为免税主体。

国内承诺制基金的设立有所不同,如在出资形式上基金投资人签署承诺协议后,一般先期资金不到账,资金完全跟着项目进度到位。

这种基金的设立方式,由于缺少对出资约定兑现安排和违约惩戒机制,对于管理人来说本身需要承受投资人的出资诚信风险和项目合作风险,但这种简单易行的基金模式备受民间资本青睐,许多民营资本都通过承诺制方式与创投机构开展合作。

(三)信托型基金

信托型基金是由创投管理机构与信托公司合作,通过发起设立信托受益份额募集资金,然后进行投资运作的集合投资工具,通称为“股权信托投资计划”。

信托公司和创投管理机构组成决策委员会共同进行决策。在内部分工上,信托公司主要负责信托财产保管清算与风险隔离,创投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和变现退出。

信托型基金的设立和运作,除严格按照《信托法》募集设立外,基金规则还必须兼顾《公司法》和《证券法》有关要求,规避信托投资与所涉法规的冲突。

在信托型基金发展初期,由信托公司和创投管理机构合作募集运行能充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股权投资信托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湖南信托和深圳达晨,江苏国信和中科招商都合作发行过信托型基金。

(四)合伙制基金

这是国外的一种主流私募基金模式,它以特殊规则(投资协议书)的形式将普通合伙人(管理者)和有限合伙人(投资者)的责任与义务规范起来,达成价值共同化,具有较强生命力。

合伙制的私募基金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合伙制私募基金的核心,是要构建基金管理人“高风险、高收益”的游戏规则,防范道德风险与内部人控制。管理人作为普通合伙人,要对基金承担无限责任,必须勤勉尽责,精心理财才能确保自己的收益并规避“终生负债”的负担。

关于“中科招商坑了投资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复牌PE是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元容]投稿,不代表冠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coedu.com/guanhua/2079.html

(35)
元容的头像元容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元容的头像
    元容 2025年09月12日

    我是冠华号的签约作者“元容”

  • 元容
    元容 2025年09月1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科招商坑了投资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复牌PE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科招商坑了投资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复牌PE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

  • 元容
    用户091201 2025年09月12日

    文章不错《中科招商坑了投资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复牌PE是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