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的作品有哪些?

网上有关“冯友兰先生的作品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冯友兰先生的作品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简介: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作品:1923年夏,冯友兰著作《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立新理学思想体系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学术行年简谱(1895年--1990年)

冯友兰作品集(18张) 1895年12月4日(农历乙未十月十六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

1901年,始入家塾读书。

1910年,考入唐河县立高等小学预科。

1911 16岁 春,考入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暑期,回唐河,与吴太夫人之侄女吴淑贞结婚。

1912 17岁 夏,转入武昌中华学校。年底,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

1913 18岁 上半年,因喜好逻辑学而立志学哲学。暑期,回唐河度假,方知吴夫人淑贞已病故。

1915 20岁 上半年与任载坤女士订婚。(任载坤,字叔明,河南新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二月廿二日(1894年3月28日),时年21 岁,正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夏,由中国公学预科结业,考入北京大学法科。入学后转入文科哲学门,学中国哲学。  1918 23岁 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暑期在开封与任载坤结婚。秋,任河南第一工业学校语文、修身教员。

1919 24岁 1月,与友人创办《心声》杂志,并被推为编辑。约5月7日(农历四月八日)长女钟琏生。考取公费留学,12月抵美国纽约。

1920 25岁 1月,入哥伦毕业大学研究院。11月,在纽约访问泰戈尔。

1923年,发表《评柏格森的<心力>》(《新潮》3卷2期)、《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国际伦理学杂志》32卷3号)、《论“比较中西”(为读中西文化及民族论者进一解)》(《学艺》3卷10期)、《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哲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杂志》19期)等文章。

1924年,英文本《天人损益论》改名《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版。10月,《一种人生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与《一种人生观》合并为《人生哲学》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7年,发表《名教的分析》、《中国之社会伦理》、《泛论中国哲学》、《孔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等文章。

1931年,《中国哲学史》上卷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

 1933年10月,未去英国 1934年6月,《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由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版。

1935年,发表《中国近代研究史学之新趋势》、《秦汉历史哲学》等二十余篇文章。

1937年,发表《哲学与逻辑》、《论民族哲学》等文章。

1939年,《新理学》由商务印书馆在长沙出版。

 1940年,《新事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新世训》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1942年,聘为部聘教授。发表《论人生的意义》、《论人生境界》等二十余篇文章。

1943年,《新原人》由商务印书馆在重庆出版。

1945年,《新原道》由商务印书馆在重庆出版。

1946年5月 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揭幕,撰写纪念碑碑文。初夏,返北平。秋,赴美,《新知言》有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版。

1948年3月,回国抵北平。12月,《南渡集》编成。英文《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

1949年,解放军接管清华,冬,参加北京郊区土改。

1950年8月,哲学系开始批判新理学。10月,冯友兰开始自我批判。

1951年9月起,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缅甸。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立,被聘为哲学和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1月,哲学所成立,受聘位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组组长。

1956年9月,赴日内瓦出席“国际会晤”第11次大会,以观察员身份经威尼斯列席欧洲文化协会会员大会。

 1957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7月,出席国际哲学研究会所华沙会议。

1958年,《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9年,《四十年回顾》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62年,《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4年,《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5年,《论孔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7月,赴夏威夷参加国际朱熹学术会议。《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第一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第二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三松堂学术文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三松堂自序》由三联出版社出版。

1985年,《中国哲学史简史》(涂又光中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第三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三松堂全集》第一卷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6年,《三松堂全集》四、五卷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8年,《三松堂全集》第二卷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冯友兰学术精华录》由北京师院出版社出版。 1989年,《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三松堂全集》第三、六、七卷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交人民出版社(后由台湾兰灯出版公司出版),至此《新编》全书告成。11月26日与世长辞,享年95岁。

遇见最美文言文

出自《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2011年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白落梅。主要讲述了林徽因的传奇一生 。

林徽因,中国第一才女,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地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守候一世。现在许多人也把这句话当情话用。

扩展资料:

徐志摩用最真挚的爱来回应这份纯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后面出现了许多个版本,接着徐志摩的诗拓展开来写,其中,以下面这首最为动人。

一直想做个安静的女子,在最深的红尘里守着自己,守住最初的萌动和欣喜。

或者陷在一本光影流年中,翻看那些依稀旧梦。

时光仿佛一杯静水,依然深刻依然可以深流,

而一份心情却与风月无关,水逝惊鸿去。

站在时光的路口,回望曾经走过的美丽和温柔。

许多人,许多事,许多曾经花发枝满的渴求与憧憬,

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过,又默默回溯。

世事纷繁,时光终是无言,所谓的执念也许只是虚妄,所谓的抵达也不过是终点。

生命不止,红尘无尽。仅以一程换一种懂得,仅以一程换一场经历,如此,而已。

滚滚红尘,谁又是谁生命中的看客和过客?

推开一扇叫岁月的门,许多年华终于被渐次搁浅。

而你,永远是斜格子里的光影,游走在梦与现实的边缘。

若是时光锁住的葱茏,曳动冷冷的素月清秋,那么弱水三千,谁取你一瓢,醉饮红尘外?

此生,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21世纪隐世才女白落梅走近20世纪最传奇的女子林徽因,谱写一代才女多情动人的人生传记。林徽因,一代风华的绝世佳人,才华横溢倾倒众生;让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大才子痴迷钟爱一生。就是这个走在人间四月天的女子,让众男子“渴望仰慕爱”,让众女子“羡慕嫉妒恨”。

作者: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栖居江南,简单自持。心似兰草,文字清淡。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作品常见于《读者》等杂志。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已出版作品《恍若梦中一相逢》、《烟月不知人事改》、《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恨不相逢未剃时——情僧苏曼殊的红尘游历》(《爱如禅 你如佛:情僧苏曼殊的红尘游历》为《恨不相逢未剃时:情僧苏曼殊的红尘游历》的修订版)、《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人生何处不离人》、《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月小似眉弯》、《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花开半季 情暖三生》。

《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白落梅解读三毛最美文章)、《相思莫相负》、《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等。

百度百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 我遇见最美古诗词的故事

晓月临窗,淡淡的月光如水般纯净,悄悄透过窗根,轻轻泻在阳台上,书卷上,我的心上,一切如在图画中!欲睡不得,索性披衣凭栏,临空数星,目光不经意掠过你——我的《红楼》。于是,我与你,于这个如诗的夜晚,进行了一次美丽的相遇。

仿佛从悠远的亘古世纪翩翩而来,黛玉,你的水袖,微微地拂过,留下的,竟是满地芬芳。许是前世的仙水,浸了天地的灵气,才使你美得像一个不真实的梦。即使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大观园里,那份“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小小情怀,仍是一道不变的风景。可是,现实总能把愿望击得支离破碎。前世还泪的美愿,却在腐朽的封建里,世俗的偏见中,成了美丽的错误。烧了那定情的帕,是否就能把深深的思念也随着烈火燃成灰烬呢?答案怕是否定的,数百年来无数人带着哀怨的眼神看你,可你,虽是带着遗憾离开了,但这一世,你终是没有再欠着宝玉。恍然间,你走近我,空气里弥漫着沁人的灵慧与凄凉的美好。你告诉我: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要丢失了心中的自我与本真。

翻过一页,于是,我见到了你——宝钗。都道你无情,谁又知道多情总被无情恼。你有你的无奈。“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倒成了一生的宿命。若真让你选择,是否你会愿意选择这样从出生便被设计好运行轨道的人生呢?答案怕也是否定的。悲哉,悲哉,叹只叹时代的黑暗。但你终究没有屈服,宝玉出家后,你毅然用一双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风雨摇摆的贾府,即使是活在别人不解和误会的目光中。朦胧中你走近我 ,平静的话语中透着坚定,你说:要精彩地活,哪怕不为人所懂,也要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

月亮摇着船儿,为万物蒙上了薄薄的轻纱,似乎,于茫茫书海中相遇《红楼》,是偶然,又是必然。总之,这人世间最美丽的相遇,它清晰明白地告诉我,青春年华属于我,诗意地长大属于我。

点评本文用隽永流物的语言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诗一样的意境,开头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夜的静逸。在如此美丽的夜晚,与名著经典人物美丽的相遇,心灵顿悟。小作者品读人物见解独特,用凝练唯美的语言联系人生,感悟生命,这与小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不无关系。

文章的构思巧妙,首尾呼应,紧扣文题,结构紧凑,情感细腻,想象大胆。是一篇较为不错的考场佳作,让老师不得不对其对文字的敏感和热爱感到欣喜,不得不对其才情感到惊叹!

2. 唯美古文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3、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4、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5、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6、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7、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1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2、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13、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14、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15、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6、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17、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8、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19、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20、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21、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22、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2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24、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5、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3. 形容遇见的美好的词语

1、邂逅

读音:xiè hòu

解释:是指人或事情不期而遇或者是偶然相遇,但是会有一种美好的体验。

示例:在街上,想不到能和分别十多年的老同学邂逅相遇,真是太巧了!

2、不期而遇

读音:bú qī ér yù

解释: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示例:在人流如潮的商场,竟然和你不期而遇,真是想不到啊!

3、相见恨晚

读音:xiàng jiàn hèn wǎn

解释: 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示例:他们两人虽才认识,却相处得如鱼得水,真是相见恨晚。

4、一见如故

读音:yī jiàn rú gù

解释: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示例:有些人让你一见如故,有些人则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5、奇遇

读音:qí yù

解释:意外奇特的相逢或遇合。

示例:我即将经历我人生当中一个最令人心潮澎湃的奇遇。

4. 求一段优美的古文说说

所谓青衫磊落,曾经的才冠三梁,而现在的咏吟者,几人曾得意……陌上花意,流水烛心如今。

又开始怀念曾经那些没有颜色的生活。如同陌上花开,此起彼落。

只是逝去的。早以逝去。

唯有的,不过是感慨频多。无奈。

流水悠扬,烛心惆怅。叹白衣胜雪,芳草萋萋。

才冠三梁,青衫落迫。又试问白衣胜雪,天为谁春。

百花胜春,蝶为谁舞。所谓文人,自古相轻,那又亦何叹知己难qiu 倾心相遇,今生缘起,依恋之情,若落花如流水,回眸时,岁月依然静好,那安然,是一朵花对另一朵花的微笑 一袭微雨,荡尽心中尘埃,一缕清风,吹开陌上花红,如此,心在此岸已无岸,人在天涯已无涯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 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 香哭乱冢。

秋风,穿尘而过,云水间,静无言,守在红尘,守候一份约定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 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饮月千尺,寂夜成相思,难挥情丝一缕。

昔日片断,成一生细读的忧伤。经事难忘,恒 久的思念扯成根根丝线。

恨夜难成眠,洒下一 地的思念,剪瘦一弯冷月,细数跃然于眼,结 缕缕情丝。今夜;踏碎月光,任往事放飞,洒落在每 一根琴弦,触动声声如诉。

柔碎怀中的思绪, 弥漫在夜色,化作声声的低唤,缠绵流连成细 瘦得忧伤,藏在夜的一角,跌落满怀的轻愁, 挥洒落泪 孤星碎,残梦断,素衣寒。镜中颜,月下 瘦,隔帘盼,盼来了满腹的心酸。

总想躲开关 于你的那些记忆,回归最终的平静,让心淡从 容。然,转首的瞬间,你遗忘了千年的柔情, 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伤;千盏的醉意,都醉 不尽此生万卷忧愁。

卷里卷外,字字刻心,只 有一首歌唱着一个不变的底。秋水长天,残阳似血。

回首,悲喜无堪一 笑,私语里的梦幻,枕边的轻怜,如画,似 梦。你的婉约,划过我的眼帘,化成一帘幽 梦,洒落在柔进月夜,轻轻惹起千丝万缕的牵 挂;昔日种种的情意绵柔,依然缀落眉央,婉 婉轻徊,沁沁微香;温柔成满笺的诗句,随夜 尽情地释放,然,脸上却留下浅浅泪痕 拾一地细碎的清香,洒一串迷蒙的雾雨,花花世界,醉梦凝香,花海凡尘,痴心不改。

时光是记忆的刻刀,刻下年华的篇章,那一道道疼痛但美好的刻痕,经常倒影着模糊的岁月,潋滟开回忆的波纹,竟像是,一场华丽的错觉…… 陌上,花,开了。花开幽香,花落成殇。

回眸处,流年浅唱着一地的忧伤。

染指流年,明媚了忧伤点点,凋落成落花的剪影。在每一个有风的日子里,看着风儿摇曳着岁月里的流年,任思绪荏苒,在一杯淡淡的茶香中渐渐平淡。

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伤痛,竟然可以安然而温婉的泼墨在流年画卷上。 在杏花烟雨的江南,你说我是风,我是荷。

风为何不为我停留?那段轻舞飞扬的故事,如开错了年代和季节的荷,只在一盏茶的目光里,细数光阴的眼神。 回首,爱,曾是花前月下事,花漂零,空余一地暗香,照谁伤?回首,情,曾是沧海许今生,桑田变,旧时誓言随风,凝泪咽。

一剪长空,一湾秀水,一叶轻舟,便是一卷悠远的古画。天水一色,诗情画意尽在不言中,亦诗,亦画。

不管去与不去,她的美已生于心底。

一曲葬花吟,吟唱生死契阔;两行相思泪,叹与子未成说。 云水禅心花开如梦,流年在时光的树上开出淡雅的花,岁月在时光的心中留下刻骨的痕,浅浅相遇静静收藏。

关于记忆,或深或浅;关于思念,亦浓亦淡。凝一滴雨露,聆听花的微笑;抚一曲琴音,任云卷云舒。

遇见,别问是劫是缘。 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倾城倾国回眸一笑,花残人却娇,姹紫嫣红却道士物是人非,曾经说过要许我一世流年,可回忆只剩下你回眸惊鸿,原来一切都是妄,惜惆怅,伴走雁阵惊鸿 。一忆羞开一阙词,一念凋零一韵诗。

一语含香一窈窕,一颦色舞一华池。一夜千般一世界,一日百感一交织。

一抹红颜一妩媚,一笑回眸一片痴。红尘滚滚太匆匆,三生石畔再许愿:我愿变成五百年石桥,经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

只为等你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碎步轻盈,从我身上踏过。这一世,我是你,遗忘了千年的红颜。

你是我,千年又千年的凝望。纵然千帆过尽了,切切因你,情思依依,眷恋如昔。

你是我秋水之上,驻守了千年的渴望。花落成泥,孤寂自流,一种思量,一片凄凉。

弦月初上,凉露沾衣,轻寒袭心。当瘦月西沉,月满西楼时,君何在?谁与共?谁借口,不经意的一个凝眸,在时光里留下缠绵的温柔,悄然逝去怎能是宿命的操纵;谁听信了风,以为是离别的歌,在掌纹里刺痛了流年,遗失的美好岂止是错过。

陌上红尘,谁是渡我彼岸之人,带着前世的许诺流连于此岸渡口,静静等候伊人的归期。无奈,千帆过尽,皆不是我要等的人。

阡陌红尘,终究一场繁花落寞。如烟往事,不知谁飘落了谁的相思,如梦的回忆,不知谁飘落了谁的等待。

与你作别,不问曾经伤痛几何?几许花开,一声叹息,点点忧伤在弥漫。一次偶然邂逅,也是一次必然分离。

也许谁都无法选择,谁选择就是谁的错。岁月。

关于“冯友兰先生的作品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青柏]投稿,不代表冠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coedu.com/guanhua/5138.html

(78)
青柏的头像青柏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青柏的头像
    青柏 2025年09月21日

    我是冠华号的签约作者“青柏”

  • 青柏
    青柏 2025年09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冯友兰先生的作品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冯友兰先生的作品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简...

  • 青柏
    用户092108 2025年09月21日

    文章不错《冯友兰先生的作品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