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的戒显版本

网上有关“登黄鹤楼的戒显版本”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登黄鹤楼的戒显版本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名称《登黄鹤楼》

年代明末作者戒显

体裁七言律诗 谁知地老天荒后,犹得重登黄鹤楼①。

浮世已随尘劫换,空山仍入大江流②。

楚王宫殿铜驼卧,唐代真仙铁笛秋③。

极目苍茫渺何处?一瓢高挂乱云头④。 ①地老天荒:亦作天荒、天荒地老,比喻时间久远。宋杨万里《谒永佑陵归途游龙瑞宫观禹穴》诗有句“禹穴下窥正深里,地老天荒知是非。”即此意。

②浮世句:谓尘世间已经改朝换代了。此处尘劫借指明亡清兴。

③楚王宫殿:代指朱明王朝。铜驼:典故。西晋索靖有远见,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说:将会看到你在荆棘丛中。唐代真仙:指吕洞宾。传为唐京兆人,名岩,咸通中及第,曾任县令,后修道于终南山。元明以来称为八仙之一。传说他曾登临黄鹤楼,并在楼头吹铁笛。

④极目句:谓极目远眺,远处是一片苍茫,不知通往何方。一瓢:出家云游僧人所用取水盛水之具,此处以之代指僧人,即显公自己。此句谓自己就此隐居于荒山野岭之中。 戒显(1610-1672),明末清初江西建昌云居山僧。号晦山,灵隐具德弘礼禅师法嗣。俗姓王,名瀚,字符达,娄东(今江苏省太仓县)人。家世巨族,以儒为业。及长,为诸生之冠。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清兵攻入燕京,明亡。显公得讯,尽焚平日所习诗文制艺,舍俗出家。依佛门泰斗千华三昧老人,受具足戒。参具德弘礼禅师,得法为嗣。入匡庐,挂单于东林、西林、圆通、归宗诸名刹。清世祖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应聘由庐山归宗寺转云居山真如寺,任住持。于此兴残起废,易故鼎新,先后六年,重现唐宋祖庭道场。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移住湖北黄梅双峰寺,主持和发展四祖道场。清圣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继弘礼禅师住持浙江杭州灵隐寺,主修《灵隐志》,审阅《云居山志》。圆寂后,葬衣冠于西湖灵隐,其灵骸归葬云居山,塔墓至今犹存。显公家世书香,出身名士,兼通儒释,学殖渊博。著作丰富,主要有《云居赋》、《云居锻炼说》、《匡庐集》、《楚游录》、《现果录》等。

龙居寺的寺庙介绍

圣严法师、星云法师、证严法师、惟觉法师

1、圣严法师(1930-2009),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也是禅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的第五十七代传人、台湾法鼓山的创办人。

1930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后去台。13岁出家,青年时期留学日本,1975年获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回台湾后,法师历任台湾地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佛学学报及佛学研究年刊,为辅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担任论文指导。

2、星云法师,俗名李国深,农历七月廿二日生于江苏省江都县,父李公讳成保,母亲刘玉英。排行第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弟。民国二○年,开始随信佛的外祖母茹素,8岁,入私塾读书。民国后廿六年,其父亲至南京行商失踪,后随母至南京寻父,后于栖霞山寺,礼志开上人披剃出家。

法名悟彻,号今觉。祖庭为宜兴大觉寺,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剃度后,即进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先后在栖霞山寺乞受具足大戒,在常州天宁寺参学,民国三四年进入焦山佛学院就读。于民国三六年返宜兴白塔山大觉寺礼祖,受命任当家。又任白塔国民小学校长,开始接触社会。

3、证严法师,俗名景云,1937年出生于台中,因父亲早逝、母亲多病,悟人生之无常而出家。1966年,在花莲山上清修的证严法师,偶然在地上看到“一滩血”,得知一个难产的山地妇人因交不起保证金而被医院拒于门外,遂发下宏愿,要建造一所专门给穷人看病的医院。

当时,要建一所医院起码需要8亿新台币,对一个清修的比丘尼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然而她后来不仅在花莲建成了第一所慈济医院,还把慈济志业扩展到全球。

4、 惟觉法师,1928年,生于四川省营山县,俗姓刘,家庭殷实。年少聪慧。学养丰富。惟觉法师 1963年,在台湾省基隆市十方大觉寺,从灵源法师剃度出家,赐法名知安,字惟觉。后于南港县(今属台北)普门寺、宜兰县吉祥寺、新竹县圆明寺,以及香港大屿山茅棚等多处闭关苦修。

扩展资料

圣严法师以其深厚的禅修经验、正确的禅修观念和方法指导东、西方人士修行,每年在亚、美、欧洲等地主持禅七、佛七,为国际知名禅师。

尤其着重以现代人的语言和观点普传佛法,陆续提出「心灵环保」、「四种环保」、「心五四运动」、「心六伦」等社会运动,提供现代人具体可行的人生观念与方法。

法师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除了于1989年创建法鼓山文教禅修体系之外,又相继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僧伽大学」、「法鼓佛教学院」,更积极筹建「法鼓大学」。

目前第一阶段「法鼓人文社会学院」已于2014年5月正式成立,并于2014年8月与「法鼓佛教学院」完成合并,命名为「法鼓文理学院」。

此外,圣严法师也是国际佛教学术界知名学者,经常应邀出席各项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自1990年起,每二至三年召开一次中华国际佛学会议,以「佛教传统与现代社会」为永久主题,集合世界各国杰出的佛学学者集思广益,务求将佛法应用在现代社会中。

圣严法师除了是备受推崇的宗教家,更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曾获台湾《天下》杂志遴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

著作丰富,至今已有中、英、日文著作百余种,其中部分禅修著作已被翻译成数十种语文,通行国际;此外,更先后获颁中山文艺奖、中山学术奖、总统文化奖及社会各界诸多奖项的肯定。

百度百科-圣严法师

百度百科-释星云

百度百科-释证严

百度百科-释惟觉

玉泉寺的法脉源流

据记载:龙居寺“相传为唐代禅宗八祖大寂禅师马祖道一创建的佛寺”。寺内尚存其塑像。 殿堂建筑40多间,周围楠木、香樟近百株。主要建筑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三间九檀歇山式筒瓦屋顶,正方形建筑,屋顶为角柱、檐柱和外檐横枋上的斗拱承重(托住)。内壁有明成化二年(1466年)彩绘壁画12幅,画面各高3米,宽2.3至2.5米。绘有十二贺觉、护法、诸天、四众弟子等。神态生动,笔法灵巧。属国中珍品,已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一书。中殿后10余米为藏经楼,左厢壁间有一“梅花碑”,镌刻瘦梅数枝,有较高艺术价值。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坐北向南,宽深各10.10米,呈正方形。其格局系九宫八卦模式,融入“八天干”“十二地支”组成的搁榫式建筑体系。这种格局是古代天子居住的“明堂”,为一般建筑少用。四周不用裙板,而采用中国的传统建材,从阑额到地袱高3米,通体编篾,然后涂上棕丝捣绒泥和白灰。主体工程完在后,隔了19年(明成化二年)方在壁上绘上“十二园觉菩萨”。历时550年,无虫蛀、无裂纹。而阑额部分楼台亭阁,犹金光熠熠,神采飞扬,烟云舒卷自如,堪称民间壁画精品,《中国佛像艺术》赞美有“唐代遗风”。惜“大跃进”进期,毁掉佛像,作为仓库堆积粮食,致画斑剥。据壁画师研究,此画非一般颜料,乃矿物精粉,可管800余年。

寺门

寺门上方嵌石刻“龙居古刹”四字,其字笔势雄浑,庄严古朴。中殿外两侧耳门,石刻对联二副,系清代著名书法家半支笔、县人张怀泗撰书,至今完好无缺。

藏经楼侧庑刊有“梅花碑”石刻。疏梅数枝,劲秀挺拔,为清代作品,颇为人们所赞赏。

左殿

左侧配殿壁上,刊有县人吴思训撰的《题龙居寺有怀先正履空逸士并序》碑,赞扬了明末汉州遗民“履空逸士”(侯拱堂)“耻事异族,鄙薄功名,自甘泉石,终老山林”的高尚情操及其佚事。此碑具有史料价值。

罗汉堂

1988年至1992年,龙居寺新建“罗汉堂”,并从缅甸请回玉佛十余尊,其中有座玉石观音高1.80米。1993年至1997年,利用三水镇拆庙之机,运回石柱,于原藏经楼之后新建“大雄宝殿”一座。落成之日,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陈正智赠送《大藏书》一部40件共85卷,储于新建之“大雄宝殿”内。经过连年不断的维修和保护,使这座具有1200余年历史的“龙居古刹”,更加璀璨夺目。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青瓦红墙将龙居寺与世隔绝,只是年代久远,青瓦红墙的颜色已不再光鲜亮丽,墙上有的地方红漆已经剥落,露出了白色的底子。绕过围墙,走到正门,正门前面的空地上,挺立着几棵已经年逾百年的古柏和楠木树,一对石狮雄踞在山门的两侧。山门正上方书写着“龙居古刹”四个金漆大字,气势磅礴,雄浑大气。山门的两侧刻有一副“水秀山明鹤舞龙盘悬两峡;风清月白松深寺古隐双林”字样的门联。在山门左侧写着龙居寺的简介:龙居寺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605年),现存建筑为清初所建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占地面积23450平方米,石木结构的建筑和丰富精湛的石木雕刻艺术为该寺的一大特色。后蜀王孟昶常于夏日偕爱妃花蕊夫人至寺避暑,故龙居寺又有“蜀王消夏行宫”之称。

穿过山门,走进寺院。门内放置着一道木制的屏风,在屏风的背面雕刻着一幅双龙图,在屏风背面的上方的横梁子上悬挂着一块“蜀王消夏行宫”的横匾。屏风正前方的庭院里,立着一尊花蕊夫人的雕像,她一袭白衫,衣带飘飘,头颅微微上仰,双手后背,执一卷诗文,似在默诵,似在思考。在她的前面,两方小巧的莲池左右各一相对而设,只是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池里的莲花还未开放,只有几片荷叶漂浮在清清的池水面上,池畔石栏的上面还有一些素雅的雕花,倒也更加显现出花蕊夫人的冰清玉洁。

松风阁

途经塑像后面的小园,沿左侧石级上来到遗爱堂,殿中花蕊夫人正凤冠霞帔端坐榻前,身后两个秀女一左一右执扇交叉成“X”形,前方两个书童一个托着笔,一个捧着纸,正在侍侯花蕊夫人吟诗作赋。 遗爱堂后面的殿叫做“松风阁”,阁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只见蜀王孟昶,端坐于台上,众多文武大臣分列在他的左右两边,一帮歌女乐伎正在吹拉弹唱,花蕊夫人则随着音乐在台前翩翩起舞,让人不禁遥想,蜀王孟昶当年对花蕊夫人是如何的宠信和喜爱。

在龙居寺的后山园,在那杂树野草中从左至右依次修建有听瀑、静思、吟梅、小憩四座亭子,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棵花蕊夫人亲手栽植的千年银杏,至今已经伫立人间1400余年,树身壮硕,枝繁叶茂,树荫如盖,虽历经岁沧桑,风雨侵袭,它依然挺拔地坚守着故人的家园,向游人们讲述着一个千年的传说...... 龙居寺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新丰镇龙居村,距市中心8公里的青白江北岸。山门“龙居古刹”阴刻楷书石匾。据寺内现存清道光元年(1821年),《武侯津畔龙居寺公议章程碑记》云:龙居古刹系白云马祖道场,创自明洪武丙寅年(1386年),厥后补修不一,捐此姓名俱载殿梁可考。马祖系唐代佛教禅宗祖师,据《宗高僧传》卷子、《景德传灯录》卷六记载,本姓马,名道,曾于江西弘扬禅学,又称江西马祖,汉州什邡人,初从资州处寂和尚出家学禅,在渝州圆律师处受具足戒,后离川到湖南南岳习禅,为怀让禅师发现,禅师以磨砖不能成镜喻成佛不必坐禅而开悟,随让禅师学禅十年,后到建阳、临川等处弘传禅法。

唐大历年间住钟陵(今南昌)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因得官吏支援,其派发展甚大,称“洪昌宗”。卒后唐宪宗谥“大寂禅师”弟子有百丈怀海等一百三十九人,寺内至今祖师殿还保存有马祖塑像一尊。石刻深浮凋蟠螭纹柱础一件,相传为唐代遗物。马祖初在什邡罗汉寺出家后,曾到此作法事道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年,明洪武丙寅年在此基础上重新修建,已历时六百年左右,后经过几次大的添建,至清道光年间,寺庙建筑已具相当规模,全寺占地40余亩,殿堂宽敞宏大,园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古杨排列成行,和苍翠的林木掩映下,寺院红墙绿瓦更显庄重肃穆,深邃幽雅。寺内现存最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当数中殿壁画,相传为明唐伯虎所绘的十二圆觉像。1956年8月已由四川省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十年代省文物部门曾拨款在中殿四周修木栏保护,后建筑保护墙。龙居寺壁画是明代四川民间绘画艺术珍品,四川现存有新津、剑阁、平武、蓬溪等几处明代壁画,龙居寺壁画十铺共86平方米,内容为十二圆觉、72僧众及供养人等。圆觉直译为圆满的觉悟,实指为如来藏、真如、佛性,一切法界的别名,说“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本来成佛,只因有恩爱贪欲,妄念才流转生死,如能舍弃一切情欲,破除一切迷误,于心清净,便得开悟。

壁画所绘人物,笔法灵巧,庄严美妙,楼阁壮丽辉煌,线描敷以金粉,菩萨面有小胡须,各持法器,其艺术价值极高,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同时,保存壁画的中殿是三间九檀歇山式筒瓦屋顶的正方形木结构建筑。原殿内前梁有“惟大明正统十二年岁次丁卯十二月癸丑十二日已值,黄道吉日建立龙居禅寺”楷书。斗拱、雀替、歇山、翼角、出椽木构件系按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式》所规定的做法制作的,用材尺度、比例相当精确,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刘致平三十年代曾经亲临龙居寺考察后,在他着的《四川明代庙宇》一书中,对龙居寺中殿及壁画的评论是:“全属上品,相当可贵”。除中殿在五十年代被核定为重点保护单位外,一九七八年省文物部门拨款维修整个寺院。八十年代由寺僧通慧法师住持以后,对整个寺院进行全面维修、增修。龙居寺现是广汉地区最大的一所寺院,是市佛协所在地,规模宏大,现存有天王殿、钟鼓楼、伽蓝殿、观音殿、玉佛殿、念佛堂、禅堂、祖师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五百罗汉堂、愣严塔、地藏殿、护国舍利塔等建筑。

寺内现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大的玉佛二十馀尊,经楼上还珍藏了各类玉佛数千尊,藏经楼珍藏有台湾信徒陈正治、吴吉兴捐赠的“大藏经“全套上千册,佛教三藏经典。寺内还收藏有“武侯津畔旧人家”榜书石刻,“履空逸士碑”“梅花碑”和清代书法家张怀泗手书的石刻楹联等名胜古迹,佛教文化底蕴相当丰厚。

龙居寺早年曾为新都宝光寺下院,一九四二年佛教高僧能海法师到寺讲经说法,一九四五年,原宝光寺方丈妙轮和尚曾回广汉培修过龙居寺,并邀请能海法师在龙居寺开期传戒。传戒在佛寺中是必须具备相当规模才能有条件传戒的。所以,龙居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净慧法师正式接管玉泉寺,即对玉泉寺进行了历史渊源研究,多方收集资料,将寺院内所见金石进行了整理和保护。通过研究整理,玉泉禅寺历史传承基本脉络清晰。

“天地有情泉一眼,江山无恙柏三株。山川依旧,老柏婆娑,残碑断幢,古寺寒泉,处处引人发思古之幽怀,兴继绝之 浩叹”(净慧大师语)。根据地方史志与地方佛教史的研究,玉泉禅寺自唐代贞观年间始建,其寺内现存三株唐代茶柏、鸟柏可证,又在龙山有唐代佛教石窟造像也 说明了玉泉寺的建寺历史是可靠的;同时,现存于皇寺镇郭村北齐常乐寺造像碑、邢台县会宁南良舍北魏时期造像碑(已失)足可说明这个地区的佛教文化渊源悠 长。

玉泉寺重修于金代,现存的金代大定年间“金代三通《尊胜陀罗尼经幢》所记年代人物推断,玉泉寺创建于金大定年间则无疑问”。

根据观音殿前保存的元代《重修玉泉寺禅寺碑》所记,元代玉泉禅寺开山第一代祖师是“洪公唯识大和尚”,并演派二十字宗派源流偈“智信定德宝,态善了道行,妙净本明真,正法惟思谨(谨亦作敬)”。

关于“洪公唯识大和尚”, 是直隶顺德府内丘县郝氏子一事,无从考证。

根据《大正藏》、《释氏疑年录》等史料记载,至温禅师(1217-1267),字其玉,号全一,邢州(属河北省 邢台市)郝氏子。六岁薙发,十五岁投行秀门下为侍者,道业日深,“凡秀偈颂法语,一闻辄了,遂得法焉。”后受请入燕京华严寺。数年后得往昔在家挚友刘秉忠 推荐,获元世祖忽必烈召见,留住内庭三年,多有赞益,赐“佛国普安大禅师”号,不久又“总摄关西四五路、河南、南京等路,太原府路、邢洛磁怀孟等州僧尼之 事。”

郝氏子,全一至温为万松行秀门下。

万松行秀(1166-1246),南宋曹洞宗僧。河内(河南沁阳)人,俗姓蔡。字报恩。早岁从邢州(河北邢台) 净土寺赟允出家,受具足戒后,至庆寿寺谒胜默光有省。不久至磁州大明寺参访雪岩满,未逾月彻悟,遂留会下二年,悉尽其蕴底。未久还邢州,筑万松轩居之,潜 志自修,世称万松老人,或报恩老人。

(金)章宗(公元1193年)请入内庭说法。亲奉锦绮大衣。腋而升座。自后妃以下。皆从师受法。罗拜起位下。各施珍爱。建普度会。

承安二年(1197),奉诏住持西山仰山栖隐禅寺。后应诸方之请,历住净土寺、中都万寿寺、燕京报恩寺等名刹。后归隐从容庵。

万松行秀弘法几十年,精进不懈,举扬宗风;“门庭高广,四方尊之”;“两河三晋之人皆饮师名”。他门下弟子众多,得法弟子一百二十人,“束发执弟子礼者不可胜纪”,其中以少室福裕、华严至温、报恩从伦、千松明德、和湛然居士五人最为著名,可以说是万松行秀门下“五杰”。

据史料记载,万松为洞下“十四世”《禅门日诵·宗派源流》中所演宗派二十字“行从福智立 贯彻八环中 化统三千界 宏开洞上宗”。

智洪禅师为万松门下第四世,为玉泉寺的开山祖,隶属于曹洞宗,后演派二十字“智信定得宝 志善了道行 妙净本明真 正法惟思谨(谨亦作敬)”。

智洪禅师的十一世弟子燕京妙相禅师演派二十八字“净善香然喜敬宗,万光瑞宝显明灯,世界浩月宣圆照,通天了道贯乾坤”。由此可见玉泉寺之宗支传至当年燕京地区,足可说明当年“玉泉禅寺禅灯远照,影响甚广”。

关于燕京妙相禅师,无考。

此外,在邢台城北南大汪村东有兴善寺,据现存有一尊汉白玉佛像下方座刻有“大王村大唐天宝十三年六月……”等等 字样,可知寺院历史悠久,另外一块《重修观音堂碑记》是乾隆二十八年正月所立,碑文记载着寺院的历史沿革。通过访问村里的老者,该寺院原占地近十亩,有正 殿五间供奉释迦牟尼及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在正殿的两侧有地藏菩萨殿和观音堂,规模是很大的。为什么兴善寺会有这样的规模?经调查,这里是皇寺镇玉泉寺的 下寺。此寺自元明始,是玉泉寺为方便人们到寺内进香,在此地修建了一座下(辖)寺,由玉泉寺的派住僧人管理。

“玉泉寺的宗派源流偈先后由金代智洪禅师和明代少林寺无言正道禅师所演,各20字。智洪禅师源流偈最早见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所刻之《重修玉泉寺禅寺碑》碑阴,亦见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所刻《宗派碑记》”(净慧法师语)。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智洪禅师所演源流偈已经传刻“法”字,仅剩“惟、思、谨”三字。时玉泉寺住持本访 (号大贤)法师“间关千里”,至河南少林寺乞无言正道禅师续演玉泉宗派偈。时无言正道禅师为“少林宗主”,“传曹洞正宗住持第二十六世”,“推其心诚,故 演二十字,令传永久”。其偈曰:“敬谨戒作师,因缘固殊胜,勤求祖知识,续尽传心印” (净慧法师语)。

现据金石资料,依据净慧法师研究,记录元代玉泉寺历代主持德号:

开山祖师第一代 唯识智洪大和尚

第二代住持 延公讲主(信延)

第三代住持 药公山主(定药)

第四代住持 全公山主(德全,元中统初,公元1260年间住持本寺)

第五代住持 清公山主

第六代住持 明公讲主(宝明和尚)

第七代住持 真公讲主

第八代住持 端公讲主

第九代住持 瑞公讲主

第十代住持 颜公讲主

第十一代住持 贵公讲主

第十二代住持 擎公讲主

第十三代住持 泽公长老(智泽,灵岩昭公之首嗣)

第十四代住持 无本禅师(传法嗣祖沙门,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间住持本寺

明代洪武年间(138~1399)

妙信禅师:明洪武年间(1368~1399)任住持。第十五或第十六住持。

行真禅师:明正德七年(1512)间任住持。行真,号无幻,俗姓霍。其徒妙进禅师明万历十二年(1584)前后任本寺住持。有《真公碑铭》残件现存寺内。

太虚满禅师:明正德元年(1506)前后任住持,建千佛水陆殿。师为邢台县白塔寺李氏子,“登万寿戒坛受具,还于静室”。满禅师者“德业兼隆”,绘四十八愿,金碧争辉。当时顺德府的僧纲司设立在玉泉禅寺,时任“僧纲”者为续安禅师。续安既任“僧纲”,也应该是当然的住持。

净显禅师:明正德十年(1516)任本寺住持。

续安禅师:无考

净臻禅师:明朝中期(1531~1543)任住持。

净平禅师:明中期任住持。师号大章,其徒本等禅师。

本谅禅师:明嘉靖二十七年(1543)任住持。

本访禅师:明万历十二年(1584)前后任住持。本访禅师曾往少林寺请无言正道续演玉泉寺宗派偈20字。

妙进禅师:明万历十二年(1584)前后任住持。当时妙进禅师任顺德府僧纲司僧纲。

本分禅师: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任住持。立《玉泉寺临济宗派碑记》,将原属曹洞的玉泉禅寺改属临济宗。 (按:究原因很可能与顺德府“僧纲司”设在本寺有关。如果担任“僧纲”者原非玉泉寺曹洞子孙,在其任本寺住持时,或可能改换门庭。这种事件在古今禅宗寺院 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但是,像玉泉寺这样的做法,只改碑名,未改宗派源流,张冠李戴,换面不换头,倒是难得其例。)

师林禅师:清乾隆年间(1795年顷)任住持。师林禅师是否任过本寺住持,尚未见直接的文字记载。2003年在 本寺西院水井边发现一块残破的墓塔石柱,知其字肇丛,其徒因燮、因成二禅师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前后相继任本寺住持,维修复建殿堂,其功至钜。师 林禅师墓塔石柱一侧刻有“大觉俯鉴,玉泉寺临济派”十字。而“师林”的法号则是根据无言正道禅师所续演的曹洞宗派源流偈而来,在二十字中占第五字(“敬谨 戒作师”)。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与乾隆六十年(1795)之间一百九十年中,见于碑刻记载的,就有两次改换本寺的宗派。

因燮禅师: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任本寺住持。

因成禅师: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前后,因燮、因成二禅师相继任本寺住持,见玉泉寺殿阁倾颓,墙垣亦多坍 塌,“因慨然曰:有寺如是,如以为奉佛之地乎?”乃与众共议重修。至嘉庆二十四年竣工立碑,具载其工程之始末。碑题为《顺德府邢台县皇寺镇玉泉寺重修碑 记》,共二块。在“文革”浩劫中,此二碑及相关碑刻均被作为石料砌入厕所。2003年6月,因拆除旧屋清理地基,当地父老相告:墙基下有厕所,均用寺院历 代石碑砌成。经发掘,不但是清嘉庆重修碑重见天日,明刻《玉泉寺临济宗派碑记》等重要碑刻亦从粪坑中挖出,为了解玉泉寺乃至邢台县的历史,提供许多极为珍 贵的史料。据嘉庆重修碑记称:因燮禅师等重修玉泉寺历时十余年,共列十四宗开支,耗关帝庙、延寿殿、古佛殿、地藏殿等次第维修,又创建火神庙一座。所谓 “既鼎新而革故,亦踵事而增华”。并非一殿一阁,沾沾补葺而已,而是直行一次全面的重修。

殊钦禅师:清道光年间(1821~1850)任住持。

殊敾禅师:清道光年间(1821~1850)任住持。殊钦、殊敾等二人任住持期间,“不遵佛法,不守清净,*污佛地,秽渎空门,将香火地尽行当出,至寺内空乏,礼佛无人,禅林坍塌,院亭倾圮,观者莫不叹息。”(见咸丰九年(1859)立《鉴戒碑》)

殊敩禅师:清咸丰初年(1851)任住持,见本寺“禅林坍塌,院亭倾圮”,乃发“起恢复之心,兴再造之意,募化 当地、当房人等,发慈悲之心,将当契抽回,改为租契,作十五年、十年为满,将地尽归寺内,当价全行施舍,使寺焕然一新,诚盛举也。”(同上)此《鉴戒》还 警告说:“自此以后,寺中地亩永不许僧人当卖,亦不许外人私当私买。如有伦当伦买者,人神共诛,永为鉴戒!”(同上)住持人对寺院作出了贡献,刻碑表彰者 有之;住持人“不遵佛法,不守清净,滛污佛地,秽渎空门”,刻碑“鉴戒”者,不多见。当时经事人的“反腐倡廉”精神,值得佛门中人认真思考和反省。

胜作禅师:清咸丰九年(1859)前后,任本寺住持。

胜得禅师:清咸丰年间任本寺住持。胜作、胜得二师于咸丰九年(1859)二月同立《鉴戒》。此碑本寺现存古碑中 时间最晚的一块,碑文无题,碑石也不规则。碑文开头就说:“创业最难,守成不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确矣哉其论乎!沉冥释门之教,当礼菩萨、敦戒业、探 释典,广渡普爱,大乘发心,乃不愧为佛子也。玉泉寺由来久矣,园地四十余亩,旱地顷有余亩,称富饶也。”碑文接着就鞭挞殊钦、殊敾二僧,劝法门后进永以为 鉴戒。

2005年6月21日和2006年3 月14日,曹洞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净慧法师在玉泉禅寺先后两次举行曹洞宗传法法会,法子由此肩担曹洞宗法脉,为曹洞宗第四十九代传人。净慧老法师将正法眼藏、佛法源流传于宏法法师、明海法师、明憨法师、道智法师、利生法师等12位禅人。净慧老法师在开示中勉励法子“阐扬曹洞宗风,建设平民佛教,维护佛法尊严,力戒浮华作风”。

关于“登黄鹤楼的戒显版本”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婉玉儿]投稿,不代表冠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coedu.com/guanhua/5068.html

(22)
婉玉儿的头像婉玉儿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婉玉儿的头像
    婉玉儿 2025年09月20日

    我是冠华号的签约作者“婉玉儿”

  • 婉玉儿
    婉玉儿 2025年09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登黄鹤楼的戒显版本”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登黄鹤楼的戒显版本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名称《登黄鹤...

  • 婉玉儿
    用户092008 2025年09月20日

    文章不错《登黄鹤楼的戒显版本》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