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朱熹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熹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朱熹简介
参考资料一:
朱熹简介
朱熹(1130—1202)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 *** ,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他19岁进士及第,多次担任地方官职,但每次的时刻都不长。他为政期间,申明敕令,惩治奸吏,清正有为,但多次遭到排挤,仕途坎坷,很不顺利。朱熹不仅仅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人尊称其为朱子,赞他是孔孟以来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大师。
在理学发展史上,朱熹是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理”先于万物,并决定万物的存在,它是超越天地万物,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客观自然的存在,无情意,无造作。在理与气、理与物的关联上,朱熹主张理气统一,他认为理透过气产生了万事万物,是万物的根据和本质。
参考资料二:
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体系,是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
求朱熹的生平简历及其成就
生平简介朱熹,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古属安徽州,今属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尤溪县。生于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南宋宁宗赵扩庆元六年(1200年)。
朱熹较小的时候,就在其深受二程理学影响的父亲直接教育下,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日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无间断,以做“圣人”为自己愿望。
当朱熹14岁时(1143年),其父朱松病死。临死前遗命朱熹,文事胡原仲、刘致中、刘子翚,朱熹遵父遗言,受学于此三人。
年,朱熹拜李侗为师以后,学术思想发生了变化。据他自己回忆,年轻时曾习禅,这时从“理会得个昭昭灵灵底禅”到认为释氏之说漏洞百出,这不能不说是朱熹思想的重要转变。此后专心经学,而求义理,从而得到李侗的赞扬:“此人极颖悟,力行可畏”,被誉为“进学甚力,乐善思义,吾党鲜有”的人物,得李侗之正传。这样,朱熹便成为二程的四传弟子,儒家“道统”谱系中的重要人物。
历史业绩朱熹认为,人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在于“存天理,灭人欲”。因为在他看来:第一,人生来具有天赋的明德,即灵明的心自然地具备天理,或者说具有天地之性。朱熹以为,一切道理,首先是三纲五常,每个人都先天地具备,可以用来应付万事而得当。第二,在具体的个人身上,明德又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犹如明镜蒙上了尘垢,变得昏晦了,因而需要作“存天理,灭人欲”的功夫,即通过学习和修养来使“本体之明”得到扩展、恢复,以达到“复其初”。第三,自己澄明自己的天地之性,还要推己及人,运用圣经贤传以及礼乐刑政来教导别人也“存天理,灭人欲”,以至达到“至善”的境地。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它必须借助于“气”而“造作”,依“气”而“安顿”;“物”是“理”的体现和表象,是“理”借“气”而派生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内容:
理不依赖任何事物而独立存在。它无始无终,永恒存在。天地万物有成毁,而理则超然于成毁之外。
理是宇宙的根源、根本,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根本,是天地万物的总原则。
理和气联系着,“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理是本,而气是造成天地万物的衬质,必须依傍理而运行。但没有气,理也没有挂搭处。理只是一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没有形迹,无所作为。但是它无物不照,无所不在。
理与周敦颐在《太极图?易说》中根据《易传》而提出的太极是同义语。
关于理气关系,朱熹认为: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而理是本。
理是形而上道,生物之本;气是形而下之器,生物之具。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
若在理上看,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这就是说,理在物先,理在气先。
理气浑沌不可分,不可说先后。如果一定要推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
以人物之生为例,无极之真(理)、二五之精(气),妙合而凝。“理与气合,故能成形。”所谓二五,指阴阳二气,水火木金土五行。阴阳为气,五行为质,即所谓气质。朱熹说:“阴阳是气,五行是质。有这质,所以做得物事出来。”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师,他取二程及其门人朋友数家言说,系统地发挥了理学思想。他的理论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
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两宋时期,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门人黄斡曾总结曰:“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辨诸儒之得失,辟异端之论谬,明天理,正人心,事业之大,又孰有加于此者。“(《行状》)又曰:“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同上)清人全祖望指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这些评价虽属溢美之辞,但真实地反映了朱熹在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影响。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又追封徽国公等。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自元朝始,朱熹关于经学注释著作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朱熹之言,则成为不能更改的、绝对的权威。易学是是如此。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朱熹真正确立了河洛之学和先天之学在学界的地位而为后世大多易学家所认可。
关于“朱熹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晓霜白]投稿,不代表冠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coedu.com/guanhua/493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冠华号的签约作者“晓霜白”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朱熹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熹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朱熹简介 参考资料一: 朱熹简介...
文章不错《朱熹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