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怎样使用不同的蔟具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使用不同的蔟具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方格蔟。方格蔟由黄板纸做的蔟片和木制的蔟架两部分组成。蔟片是蚕吐丝结茧的地方,每只蔟片共156个孔格(纵13孔,横12孔),蔟架是组合和固定蔟片用的,使用时将内外框拉成垂直角度,成一个平面,收藏时合拢成条形。第一次使用的方格蔟,应用桑叶或蚕沙浸出液喷洒在蔟片上,晒干待用。为了降低成本,也可不用木框架而用两根13米的小竹子结扎在2只蔟片的上、下两边框上,起支架作用。上蔟时,将双联蔟片每隔15厘米放置好。当熟蚕大部分进孔定位时,就要抬高蔟片,将大竹竿往桩柱上方抬升30~50厘米,抬高蔟片时间宜早不宜迟,否则不能提高解舒率。
(2)塑料折蔟。第一次使用时,宜先将成捆的塑料折蔟放在蚕沙或残桑中,时间为24小时左右,以去除异味,增加家蚕对塑料折蔟的亲和力,减少家蚕在塑料折蔟上的爬行时间,加快营茧速度。如果是捉熟蚕上蔟,先在蚕台或上蔟的地方垫一层纸,然后在纸上面将塑料折蔟均匀拉开,拉开长度约12米,在固定好塑料折蔟后,再把熟蚕均匀地撒在上面。如果是自动上蔟,当老熟蚕达80%~90%时,将塑料折蔟在蚕座上均匀拉开并固定好,利用熟蚕向上爬的习性,让其自动上蔟结茧。若熟蚕上蔟后到处乱爬,可用小蚕网覆盖,以促进熟蚕吐丝结茧。
(3)蜈蚣蔟。又叫草笼。制作方法是用稻草或麻皮等绞成一根绳作为蔟芯,对折为两股,再把切成长24厘米左右的稻草或麦秆均匀排列在两股绳之间,注意疏密适当,然后用绞蔟器钩住蔟芯的一端旋转,即成一条蜈蚣形的蚕蔟。如果是捉熟蚕上蔟,在蔟室搭好架子,放上芦帘,然后将蜈蚣蔟铺上,拾取熟蚕均匀地放在竹片上,再倒入蔟中,待熟蚕全部上蔟定位时,把蔟的一端悬空挂起。如果是自动上蔟,即在拾去初熟蚕、在有40%左右熟蚕时,给1次桑叶,然后放上蜈蚣蔟,让熟蚕自动上蔟结茧。
(4)伞形蔟。一般用长50~60厘米的稻草17~20根为一束,先取一根稻草束中腰结扎,两手相对各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中腰处相反方向旋转,旋成辐射形,再折成伞形,就成一个伞形蔟。可利用农闲时制作贮藏备用,上蔟时随上随插,将伞形蔟打开,插入芦帘上,拾熟蚕上蔟。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山第二笔是“竖折/竖弯”。山的笔顺写法如图所示:
山释义: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
2.像山的东西:冰山。
3.蚕蔟:蚕上山了。
4.山墙:房山。
组词:?火山、山洞、山东、高山、山羊、上山、雪山
词语解释:
1、雪山
积雪的山。
周赤萍《在昆仑山中》:“太阳也露了脸,雪山反射出的银光闪漾着。”
2、上山
指蚕上簇结茧。山,指蚕簇。
茅盾《春蚕》四:“‘宝宝’都上山了,老通宝他们还是捏着一把汗。”
3、山洞
山上的洞穴。
赖维纪《亲人》:“在一个繁星闪闪的晚上,我们离开了那个住了四个多月的山洞。”
关于“怎样使用不同的蔟具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南街浊酒]投稿,不代表冠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coedu.com/guanhua/476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冠华号的签约作者“南街浊酒”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怎样使用不同的蔟具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使用不同的蔟具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
文章不错《怎样使用不同的蔟具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