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时间取样

网上有关“名词解释时间取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名词解释时间取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时间取样法

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成熟的观察策略。时间取样法,就是观察策略的一种。

时间取样法是指观察者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方面特定行为或事件,并将结果记录到规定的表格上。

教育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可分为()、()和事件取样。

时间取样是在一定时期内选取特定时间进行观察的方式。

比如:

观察某位小朋友是否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每周选取一天,每天选取同一老师的一节课,每节课选取15分钟,连续观察四周,这就是时间取样。观察仅限于选取的15分钟内教师提问时孩子的积极回应行为,其余时间和其余事件一概不予观察。时间取样易于观察到具有代表性、普遍发生的行为,借以了解行为的发生频率和趋势。

相关知识:

1、这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法的一种:观察法涉及的知识。

2、观察可分为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时间取样;二是事件取样。两种取样方式各有长处。

3、事件取样

以特定事件为观察标准,不限定观察时间。研究者可在任何一天的任意一节课到教室观察,直到观察事件发生为止,然后记录完整的事件过程。事件取样可以观察到较少发生的事件,比如学生间的争吵、打斗等,并可记录完整过程以待事后分析。

4、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观察,在观察时必须避免干扰到被观察者的自然行为表现,否则会影响观察结果的可信度。

答案:时间取样、活动取样

解析:教育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方法:

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分为时间取样、活动取样和事件取样。

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

活动取样:以活动作为选择标准,如对共同参与某项活动的群体进行观察并得出结论。

事件取样:以个人或群体为单位进行记录观察。记录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只记录行为的出现与不出现;另一种记录次数,指在限定记录的一段时间内行为出现的资料。如对班级集体、群体结构分析的观察,对课外活动小组、数学奥林匹克班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

关于“名词解释时间取样”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鸡不汤]投稿,不代表冠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coedu.com/guanhua/3276.html

(19)
鸡不汤的头像鸡不汤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鸡不汤的头像
    鸡不汤 2025年09月15日

    我是冠华号的签约作者“鸡不汤”

  • 鸡不汤
    鸡不汤 2025年09月1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名词解释时间取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名词解释时间取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时间取样法心理学以...

  • 鸡不汤
    用户091512 2025年09月15日

    文章不错《名词解释时间取样》内容很有帮助